贵州政企联动推进AI大模型落地,酱酒行业成重点突破口
近年来,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,我国各地纷纷布局AI大模型在重点产业中的深度应用。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省份,贵州正通过政府引导、企业主导的方式,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重点行业的落地应用,其中酱酒行业成为率先突破的关键领域。
酱酒作为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,不仅在全国享有盛誉,更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。茅台、习酒、国台等一批知名酱酒品牌扎根于此,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条。然而,在当前消费升级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,传统酱酒企业在生产工艺、品质控制、市场营销等方面也面临诸多挑战。如何借助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实现产业升级,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。
2024年以来,贵州省政府联合多家科技企业和高校研究机构,共同启动“AI+酱酒”专项行动计划,旨在通过构建面向酱酒产业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体系,推动生产智能化、管理精细化、营销精准化。该计划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,联合贵阳大数据交易所、贵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、华为云、百度智能云等单位,围绕酱酒酿造工艺优化、风味成分分析、市场趋势预测等多个维度展开技术研发与试点应用。
目前,已有数家头部酱酒企业率先引入AI大模型系统,尝试将其应用于酿酒过程中的温度控制、微生物群落监测、原酒分级识别等关键环节。例如,某知名酱酒企业在其生产车间部署了基于视觉识别与数据分析的AI质量检测系统,可实时采集发酵过程中酒醅的颜色、气味、湿度等参数,并通过算法模型进行智能判断,辅助技术人员做出更科学的工艺调整。这一系统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,还大幅降低了人工干预的成本。
与此同时,AI大模型也在营销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通过对海量消费行为数据的分析,AI系统能够帮助企业精准洞察市场需求,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产品策略和推广方案。部分企业已开始利用生成式AI技术打造虚拟品鉴师、个性化推荐系统等新型服务工具,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,也为品牌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,贵州此次推进AI大模型落地并非简单的技术堆砌,而是强调“政产学研用”的协同创新。政府层面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,包括专项资金支持、人才引进激励、平台搭建补贴等,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。同时,建立“AI+产业”联合实验室、设立行业数据共享机制、推动标准体系建设等一系列举措,也为AI技术在酱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专家指出,贵州选择酱酒行业作为AI大模型落地的突破口,既是对本地特色产业的高度契合,也是对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的一次有益探索。未来,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持续拓展,AI大模型有望在更多传统制造业领域复制成功经验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
此外,贵州还将进一步推动AI大模型与其他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融合,如5G、物联网、区块链等,打造“智能制造+数字生态”的新格局。可以预见,在政企联动的持续推动下,贵州将成为全国AI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样板之一。